胎压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胎压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五地方新年能源汇共话能源发展新设想

发布时间:2021-01-21 17:41:30 阅读: 来源:胎压计厂家

五地方新年能源“汇”共话能源发展新设想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地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又到一年聚首时,本期我们请出5位地方发展改革委主管能源工作的负责人,按各地所处地理位置先后为您介绍各地能源发展的新成绩、新设想。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提出力争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内蒙古通过内需和外需两个抓手积极解决“窝电”难题;作为直辖市,天津在拓展天然气在汽车、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方面准备迈出大步;“十一五”期间已经告别“烟囱工业”的福建仍准备在“十二五”期间让GDP再多一些绿色;海南也带来了好消息,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已确定落户海南,并于今年开工。我们为他们取得的工作成绩感到高兴,并将他们的经验与您分享。  既要金山银山不舍绿水青山  出镜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  改革委副主任王永轩  采访记者:杨超  采访主题:新疆加快煤炭资源向  经济优势转化  记者: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基地。2010年,新疆被国家列为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实现了由储备基地向开发建设基地的历史性转变。未来,新疆在煤炭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方面有哪些新的谋划?  王永轩:《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和《新疆能源资源开发与转化总体方案(2011~2020)》两大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破解我区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转化、外送的瓶颈制约,形成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争取国家批复了哈密大南湖、准东五彩湾、西黑山、大井等矿区总体规划,批准了准东大井矿区南露天等5个项目特大型煤矿(规模4100万吨/年),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国内尚属首例,这些规划和项目的实施,全面加快新疆煤炭资源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记者:新疆在实现煤炭资源深加工方面将取得哪些新进展?  王永轩:按照差别化产业政策要求,新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大力实施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基多联产等示范项目,建成庆华一期13.7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兖矿新疆能化60万吨醇氨联产、新疆湖北宜化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等一批现代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中电投霍城60亿立方米/年、华能40亿立方米/年、中石化80亿立方米/年、新汶矿业伊犁煤基60万吨烯烃、中煤能源伊犁60万吨/年煤制烯烃等一批带动作用强、能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的煤化工示范项目,培育煤化工产业集群,为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奠定坚实基础,将实现新疆煤炭资源深加工的规模化、产业化。  未来新疆将依托优质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支持煤化工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加大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力争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十二五”期间现代煤化工投资将达1万亿元。  抓内需求解“窝电”难题  出镜专家:内蒙古发改委副主任、  能源局局长王秉军  采访记者:梁喜俊、杨超  采访主题:求解内蒙古“窝电”难题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近期内蒙古电力供需情况?  王秉军:据电力行业协会初步统计,截止到2011年11月底,内蒙古自治区全口径发电量2891亿千瓦时(统计局数据为27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7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外送电量11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7%。送华北电网68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3%,送东北电网3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2%。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打造沿黄沿线产业带,实施“双百亿”工程,大力发展“煤-电-用”一体化长产业链项目,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自治区全社会用电量小有增幅。同时为保障京津唐地区用电安全,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加快外送通道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外送通道送电能力,使得2011年全区外送电量增幅较大。  记者:内蒙古怎样解决风电“窝电”的问题?  王秉军:王秉军:内蒙古存在的“窝电”现象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盲目发展,而有其很重要的政策因素,改革政策不配套是其主要原因。2002年国家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提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新成立的五大电力企业按照政策的导向,纷纷在内蒙古投资建设火力发电厂,看准的是内蒙古发展电力的竞价上网优势。但是由于相应的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竞价上网的政策一直没有实施,只是华北、东北统一、开放、竞争的电力市场没有形成,因而造成内蒙古出现了暂时性的“窝电”。  如何消化内蒙古的“窝电”,从宏观上讲有两条路。一是扩大内蒙古电力外送,二是扩大内蒙古电力内需。内蒙古电力外送有明显优势,但这一优势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国家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和实施竞价上网,有待于国家的决策。在目前情况下,解决内蒙古“窝电”问题,现实的选择主要是依靠扩大自治区区内用电需求。因此,我们研究实施了“煤-电-用”循环经济产业,提出构建七大能源、资本、技术密集、高转化率、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此来调整产业结构。  记者:未来内蒙古在打通风电外送通道方面有哪些规划?  王秉军:内蒙古风电外送通道主要有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通道、赤峰大阪-辽宁阜新通道、通辽科尔沁-辽宁新民通道、乌兰浩特-吉林白城和乌兰浩特-黑龙江齐南通道。  具体情况如下:锡盟-南京通道:2010年12月国家能源局同意启动电源基地的开发工作,201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编制完成了《锡盟电力外送方案研究》报告,输电能力900万千瓦,可接入煤电机组800万千瓦,风电送出容量100万千瓦,并已上报国家能源局,目前国家还没确定外送通道方案。  赤峰大阪-辽宁阜新通道:内蒙古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外送一定容量的风电。  通辽科尔沁-辽宁新民通道、乌兰浩特-吉林白城和乌兰浩特-黑龙江齐南通道正在规划研究阶段,均可外送一定容量的风电。  “十二五”天津优质能源比重上升  出镜专家:天津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郭一平  采访记者:王敏  采访主题:天津能源供需形势  记者:“十二五”时期是天津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天津能源供需形势如何?  郭一平:从能源需求总量看,按照天津市2015年常住人口达到1600万,经济年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49%、50%等“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来测算,从能源的保障性和适度超前性考虑,预测到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9500万吨标准煤。  记者: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重要任务。在调整能源需求结构上,天津未来有哪些规划?  郭一平:从能源需求结构看,预计“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的一次能源仍然以煤炭、原油和天然气为主,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有所提高。预测到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中,煤炭、原油和天然气之比约为5?2?2,非化石能源比重占到3%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6%左右。  此外,“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终端能源需求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电力、热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比重有所上升,原煤、焦炭等比重有所下降,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输配和加工转换损失比例逐步降低。  记者:稳定的能源供应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后盾。未来5年,天津能源供应总体情况如何?  郭一平:“十二五”时期,天津市通过稳定能源供应渠道,加强能源储备设施,建设能源供应预警系统,形成安全稳定的多元化能源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电源建设仍延续“热电为主”、“循环经济”的思路,按照“以热定电”原则大力推进热电联产机组的建设,适度发展燃气发电,积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到2015年,新增本地电源1000万千瓦以上;在现有大港、华北、陕京、渤海四个气源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开拓永唐秦、中海油液化天然气、中石化液化天然气等新气源,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年供气能力达到160亿立方米;建设大港板南储气库等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增强应急调峰能力;完善高压主干管网,建设10条以上高压干线及多条区域输气高压支线,提升输配能力;积极拓展天然气在汽车、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和比重;加快黄万铁路建设,实现朔黄线和大秦线贯通,保证煤炭主要通道畅通;加强煤炭应急储备能力,选址远郊区建设多处煤炭储备基地,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以培育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结构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天津市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地热利用和太阳能热利用,力争“十二五”末地热水开采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以上,地热供热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面积达到450万平方米;积极支持和引导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力争“十二五”末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00兆瓦,风力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000兆瓦,垃圾生物质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00兆瓦;加快开展新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壮大新能源产业。  告别“烟囱工业”让GDP多一些绿色  出镜专家:福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龚友群  采访记者:马芸菲  采访主题:利用海峡优势,发展  清洁能源  记者:“十二五”期间,福建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龚友群:“十二五”福建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既面临中央支持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能源安全保障和环境容量的双重压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能源消费总量合理增长,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在必然。  “十一五”以来福建通过实施先进工业能效计划,逐步告别“烟囱工业”,让GDP多一些绿色,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到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9800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年均增长9.7%;单位GDP能耗0.783吨标煤/万元,较2005年下降16.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此,今后5年福建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亿吨标煤,并以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为抓手,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工艺、落后产能。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降至0.658吨标煤/万元,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降幅16%);清洁能源比重从2010年的42.5%提高到47.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4.5%提高到20%,提前5年超额完成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  记者: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福建有哪些优势和进一步的相关规划?  龚友群: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具有丰富的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十一五”以来福建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农村沼气、城市垃圾发电等,使我省新能源崭露头角,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全省陆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00万千瓦,在沿海的平潭、福清、莆田、东山等地,数以百计的大风车正在将台湾海峡的巨大风能转换为造福人类的电能,不仅大大减少对省外一次能源输入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  “十二五”时期,福建将加快陆上风电的规模化开发和管理,推进宁德霞浦、莆田平海湾、漳州六鳌等海上风电基地项目,启动3个项目的一期项目,“十二五”规划投产陆上风电130万千瓦,海上风电50万千瓦,到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250万千瓦。按照“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合理利用生物质能,加快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开发利用,使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步迈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15年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4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10万千瓦。  海南国家石油储备库今年开工  出镜专家: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  霍巨燃  采访记者:公欣  采访主题: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海南行动积极  记者:“十二五”期间,海南将如何做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  霍巨燃: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我国继单位GDP能耗控制之后,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国际承诺而实施的又一重要抓手,意义十分重大。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为落实中央精神,根据国家要求,我省在《海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设置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专章,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做了部署。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工程、实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建设绿色照明示范省等措施,从各个产业、各个行业着手,全面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  此外,我省还将按照国家要求,把下达我省的总量指标分解到各市县、各行业,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并进一步健全能源消费总量统计体系,加强能源消费总量监测和预警,对高耗能项目实行总量限批制度,从根本上切实改变敞开口子供能、无节制用能现象。  记者:“十一五”以来,海南在保障能源供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霍巨燃:“十一五”以来,随着海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能源供给,我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油品方面,我省利用地处海上能源运输通道、面向东南亚各国的区位优势,与中石化集团共同推动800万吨/年炼油项目落户,2006年该项目正式投产,每年可生产汽油大约260万吨、柴油340万吨,能够保证我省汽柴油需求。“十二五”期间,随着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成品油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为此,我省与中石化集团再次合作,共同推动海南炼化1200万吨炼油扩建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争取“十二五”末建成投产。  海南作为全国最早使用天然气的省份之一,一次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比例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在南海海域的崖13-1、东方1-1和乐东三个海上天然气田所产天然气,以及福山油田的伴生天然气,除部分供香港外,其余全供海南省工业、化工、发电、城市燃气等行业使用。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海上天然气田的逐渐枯竭,我省天然气供需矛盾不断加大。为保障天然气供应,我省同中海油集团共同积极推动了海南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该项目位于我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一期引进LNG达200万吨/年,二期工程扩建到300万吨/年。目前此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计划2014年底一期工程投产。  记者:现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在海南的建设进展情况如何?  霍巨燃:海南利用区位优势,一直积极申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落户海南。目前,初步定在儋州市海头镇附近建设地下原油储备库,总库容500万立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39亿元,占地3583.8亩,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投产。目前,项目已经完成预可研报告及支持性文件,并列入国家第三批石油储备库规划,待国务院批复该规划后,即可启动立项程序。

北京无精症治疗医院

杭州小阴唇肥大去哪家医院做比较好

丰润白癜风医院

男科治疗医院哪家好